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高中語文3個文言文翻譯秘訣

高中語文3個文言文翻譯秘訣

2019-01-02 19:23:27三好網(wǎng)

問題反思
 
  1.平時翻譯中,你有“采分點”意識嗎?能判斷出所給句子中的“采分點”嗎?
 
  2.翻譯有三大“采分點”,你哪方面“采分點”翻譯較強?為什么?哪方面“采分點”翻譯較弱?為什么?
 
  借題發(fā)揮,突破答題核心問題
 
  一、關鍵實詞的突破之道
 
  (一)審題要審出關鍵實詞
 
  說到審題,似乎與文言翻譯不搭界。其實,文言翻譯也有個審題問題。所謂文言翻譯審題,就是一審語境,審該句的外部語境(上下文),審該句的內部語境(句意重點和句間關系);二審采分點,只有審出采分點,才知道在哪里應該格外注意,才能得分。就實詞而言,哪些實詞可能成為采分點呢?
 
  1.從詞性上看,首先是動詞,其次是形容詞、名詞。另外,代詞也不可忽視。
 
  2.從頻率上看,120個常用實詞和其他次常用實詞(以課本出現(xiàn)的居多)常作為采分點。
 
  3.從特殊性來看,與現(xiàn)代漢語同形的詞語(如“妻子”“前進”“親信”)可能是重要實詞;用其本來意思實在講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實詞;符合活用規(guī)律的詞語(如兩個名詞連用,主謂之間的名詞,帶了賓語的名詞、形容詞)可能是重要實詞;較難理解,需要借助推斷的實詞可能是重要實詞。
 
  在確認這些實詞為采分點后,就用一些特殊符號(如著重號)標出,以便在翻譯中落實。
 
  (二)五類關鍵實詞譯到位
 
  1.碰到通假字——譯出本字本義
 
  通假字雖然不常出現(xiàn)在翻譯中,但是準確識別并翻譯到位是翻譯的一種重要能力。能否譯出通假字的本字本義,關鍵在于識別。翻譯時,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義翻譯不通,就應該考慮該字是不是通假字。而要找出其“通”的是何字,則大多需要從該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上去考慮。找出本字后翻譯出來,如果覺得它很合乎語境,那就說明譯對了這個得分點。
 
  2.碰到多義詞——語境確定
 
  重要實詞雖然有許多義項,但在具體句子中只能有一個義項切合。因此,要學會利用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來確定該實詞的準確義項。在語境中確定多義詞的義項,特別要注意一詞中幾個相近而又易混的義項。如“愛”字,義項“愛護”“愛憐”“愛惜”較難區(qū)分;“坐”字,義項“犯罪”與“判罪”易混;“治”字,何時作“治理”,何時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語境中,就只有一個義項是最恰當?shù)。這時,也只有細辨語境,代入檢驗來確定了。記住:只要把詞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讀,一切問題皆有可能解決。
 
  3.碰到活用詞——語法判斷
 
  翻譯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題者特別關注的一項內容。碰到活用詞,其法有二:
 
  一是根據(jù)語法準確判斷。首先要學會語法分析。如名詞活用為動詞,有多種語法特征:兩個名詞連用,其一必活用為動詞;“而”前或后的名詞必活用為動詞;“之”前“所”后、副詞后的名詞必活用為動詞,等等。然后再聯(lián)系具體語境進行分析,確定其詞類活用的類型,并據(jù)此推斷其意義。
 
  二是譯到位。何謂譯到位?即必須用一套用語把它在語境中的詞性連同詞義譯出來。例如,(1)名詞活用為動詞,有兩種譯法。一是換詞法,用現(xiàn)代漢語的動詞去換古漢語的名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譯為“殺”。二是擴充法,將原單音節(jié)名詞擴充為一個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動詞。如“沛公軍霸上”,“軍”譯為“駐軍”。(2)名詞作狀語,一般要帶“用……”“在……”“像……”的詞語。(3)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使動、意動用法,可譯為“使……(動詞)”或“以……為”(或“認為……是”)。(4)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必須在其后加上相應的名詞(人或物)。
 
  4.碰到古今異義詞——區(qū)別、拆分
 
  古今異義詞是十分重要的得分點,考試中將其設為采分點的頻率相當高。它有兩種情況:一是單音節(jié)的同形異義詞,如“走”“谷”“金”等,譯時要特別把其古今義區(qū)別開來,千萬不要以今釋古;二是類似今天雙音節(jié)詞的同形異義詞,如“祖父”“妻子”“其實”等,一般情況下要把它當成兩個詞拆分開來翻譯。
 
  5.碰到疑難詞——多方推斷
 
  考場翻譯中一定會碰到疑難詞。命題者是想用這些“攔路虎”來考查考生的語境把握和推斷能力。對此,不要緊張,相信依據(jù)語境和平日的積累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只要能聯(lián)系語境,善用多種推斷方法,一定會準確譯出這些疑難詞。如“豐子韜以選尚公主”一句中的“尚”,雖其義陌生,但根據(jù)句境可以推斷為“娶妻”。
 
  疑難詞有以下兩種情況需好好處理:①該字或其義極其陌生,但調動平時的積累或結合語境一定可以推斷出來。如“毀淫祠數(shù)百區(qū)”一句中的“淫”,就可聯(lián)系課文《岳陽樓記》中“淫雨霏霏”的“淫”之“多余、過多的”義項,推斷該處“淫”為“多余的”或“濫建的”意思。
 
 、谠撟(或詞語)理解困難因文化常識積累不夠所致,此時必須積累文化常識。如古人名字稱謂知識,或專有名詞,如“致仕”(指官員退休等)。通常表現(xiàn)是不懂古人名字稱謂而強行翻譯。
 
  二、關鍵虛詞的突破之道
 
  (一)高頻虛詞:格外留心,確保翻譯到位
 
  所謂高頻虛詞,是指在翻譯中被設為采分點頻率較高的虛詞,主要有“以”“其”“因”“乃”四個。“以”頻率最高,在語境中,主要譯準其介詞義,如“用”(拿)“把”“根據(jù)”“憑借”等義項;譯準其連詞義,如“因為”。另有實詞義“以為”“率領”也不可忽視。“其”,翻譯中考查較多的是其指示代詞義“那”“那些”,活用為第一人稱的“我”“自己”;另一重點是其語氣副詞義,如表示推測的“大概”,表示反問的“難道”,表示期許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還是”等,這些都需要結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語境準確譯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機”“通過”“用來”等義項在語境中的確定。“乃”,主要是語境中“于是”“才”“竟然(卻)”三個義項的辨析。
 
  (二)可譯可不譯的虛詞:細心區(qū)分,當譯則譯,不當譯則刪
 
  有一部分虛詞,兼有結構或語氣助詞和其他詞性,如“之”“焉”“者”“乎”等,其結構、語氣助詞一般情況下皆可不譯,但不能把其他詞性義當作助詞而不譯。
 
  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焉:作為句中或句末語氣助詞時,可不譯;但當放在動詞后面作代詞或兼詞時,有實義,必須譯出。者:主要有兩個義項,一是作代詞,可譯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助詞,表句中停頓,與“也”構成判斷,或作定語后置的標志,不必譯出。這兩種詞義、詞性,在翻譯中尤其要仔細辨析,不可當譯不譯,或不當譯而硬譯。
 
  (三)常見副詞:除表敬謙外,意思實在,當須譯出
 
  文言虛詞主要包括連詞、介詞、副詞、助詞。其中副詞,尤其是常用副詞,在翻譯中出現(xiàn)頻率高,定為采分點的不少。常見常用的副詞主要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彌、更,最、極、甚、殘、太、至、尤、良、大、絕、特、頗。
 
  (2)表范圍:悉、皆、咸、俱、舉、畢、凡,唯、特、徒、獨、直、第、但、止、則、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時間:既、已、曾、嘗,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適、會,俄、旋、尋、臾、未幾、無何、斯須、既而,急、遽、猝、立、即,將、且、行將,終、卒、竟。
 
  (5)表語氣:必、誠、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無,殆、蓋、庶、其、得無、無乃、庶幾,豈、寧、庸、其。
 
  (6)表頻率:屢、數(shù)、輒、每、頻、累,復、更、再、又、亟。
 
  (7)表敬謙:竊、辱、伏惟,幸、敢、情、敬、謹。(該部分詞翻譯時不必譯出)
 
  (四)特殊虛詞:詞義固定,固定翻譯
 
  所謂特殊虛詞,一是指固定虛詞(復音虛詞),兩個字不能拆開硬譯。如“所以”“無乃”“奈何”“有以”“無以”“是以”等。二是指兼詞,即一個詞當成兩個詞用,譯時可按兩個詞翻譯。如“焉”(于此)、“諸”(之于/之乎)、“盍”(何不)等。
 
  三、特殊句式的突破之道
 
  (一)善于根據(jù)語言標志辨識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這個小考點在平時考試中涉及不多,考生能把特別明顯的句式譯出,但對其他稍復雜的句式往往會因忽略而丟分。原因多樣,但一個主要原因是句式意識不強,尤其是不會通過語言標志詞譯準特殊句式。事實上,只要能辨識出特殊句式,譯準不成問題。辨識特殊句式,除結合文意外,強化根據(jù)語言標志詞辨識特殊句式這一方法意識也十分重要。
 
  譯出特殊句式,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特殊句式為前提的。
 
  1.審題時要具備“語言標志意識”。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語言標志,如判斷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則”等作標志,被動句多以“為”“見”“于”等作標志。考生應特別注意這些標志詞。
 
  2.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無被動標志的被動句、無判斷標志的判斷句、表反問的固定句式和省略句。
 
  總之,平時要多積累,在審題時方能激活原有記憶,借助上下文語境進行辨識。
 
  (二)臨場翻譯,關注“特殊句式”
 
  1.無標志的兩種特殊句式:判斷句和被動句
 
  一般而言,特殊句式總有語言標志,這些標志就是我們判斷句式的主要依據(jù),包括判斷句和被動句。但也有例外,就是不帶任何標志的意念判斷句和被動句。因為無標志,所以較隱蔽。要想譯到位,全憑對文意的把握。
 
  當然,也有小技巧可以輔助。如無標志判斷句,譯時可加“是”字而意思不變。句中出現(xiàn)了“是”字,當它處在主語位置時,“是”是“這”的意思,該句一般為判斷句,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對于無標志被動句,可用兩個方法判斷。①在動詞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變句子的基本意義的,是被動句。如“匹夫不可奪志也”,在動詞“奪”前面加“被”,沒能改變句子原來的意思,所以這是一個被動句。②主謂結構的句子能夠變成動賓結構主動句的,是被動句。如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函谷舉”,可以將其變?yōu)?ldquo;舉函谷”。
 
  2.類型最多、用法最復雜的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前置。當“之”作代詞賓語時,易被看作結構助詞而不譯。其實,它是個人稱代詞,必須譯出。
 
  (2)代詞“自”作賓語常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3.最容易被忽略的特殊句式:定語后置句
 
  (1)定語后置句是考生在翻譯過程中最易忽略、最不能譯到位的句式之一。雖說有標志,但實踐中很難把握。這里,有一個方法可以輔助判斷:當要譯成“……的人中有……的”時,它極有可能是定語后置句。
 
  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譯出句式特點的譯法:找一個人可以出使回復秦國的。
 
  按定語后置句來譯:找一個可以出使回復秦國的人。
 
  (2)有一種特殊的定語后置句,就是數(shù)詞或數(shù)量短語作定語,有時置于中心詞之后,中心詞與定語之間無標志。
 
  4.相對較活的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介詞結構后置句)
 
  用“于”字引領的狀語后置句翻譯時一般都要提到謂語動詞前面,但只要譯后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也可不必提前。另外,當“于”字譯為“到”時不能提前。
 
  用“以”字引領的狀語后置句翻譯時一般都要提前,但要仔細區(qū)分“以”是作介詞還是表目的連詞,作目的連詞則不能提前。

[標簽:高考備考 政治復習方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