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高招:“位次法”與“線差法”
2015-06-16 11:35:13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文章作者:孫成
隨著家長和考生對高考志愿填報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報考專家的不斷研究探索,大眾逐漸對高考志愿填報的規(guī)律和技巧有了更多的認識。當前,在高考志愿填報研究領域逐漸分化出三種主張。一種是“位次法擇校”,一種是“線差法擇校”,還有一種是“位次線差綜合法擇校”。其實,篩選學校的指標有很多,每一種主張都有一定的產(chǎn)生背景和適用范圍,是報考專家在長期的報考實踐中的經(jīng)驗總結,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對于不同層次的考生靈活使用位次法和分差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報考的成功率。
“位次擇校法”就是用自己高考成績所對應的省(市)位次與上述位次對比,從而決定是否填報目標院校的方法。
從全國范圍來看,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家長和考生可以著重運用一下“位次擇校法”,這是因為一方面這兩個地區(qū)考生總?cè)藬?shù)相對較少,另一方面這兩個地區(qū)重點大學的錄取率較高,位次的參考意義更大。從各省市區(qū)來看,高分段考生運用“位次擇校法”的價值更大,分數(shù)越低,參考價值越小。
同時,有的指標是核心的,必須遵循;有的指標是參考的,可以遵循,也可以不遵循。下面我就介紹一個最重要的核心指標,供大家參考。我把這個指標取名為錄取平均分的線差均值。這個指標有兩個要點: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
首先,我講一下為什么要用錄取平均分。高校錄取時會生成很多數(shù)據(jù),有提檔分、錄取最低分、錄取最高分和錄取平均分等,到底要用哪一種數(shù)據(jù)呢?提檔分是一個虛線,它是按高校預先設定的提檔比例而劃定的一條資格線。比如,某校要錄取10人,預設提檔比例為120%,則該校提檔分為報考該?忌械12名的成績,而這12人中還要依據(jù)一定的錄取規(guī)則淘汰2人,所以說提檔分是一條虛線。錄取最低分和錄取最高分是極端值,以它們?yōu)橐罁?jù)要么會冒很大風險,要么會高分低就、吃很大的虧。錄取平均分是所有被錄取考生的平均成績,以它為依據(jù),則把握較大,且選擇專業(yè)也有了一定的余地。故我認為這幾種數(shù)據(jù)中錄取平均分參考價值最大。
什么叫線差均值?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該校所在批次最低控制線之間的差值,線差均值就是最近幾年該校線差的平均值。那么,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因為每年由于高考題目難度和錄取人數(shù)等的差異,每年各高校的錄取分數(shù)和各批次最低控制線都會有所波動,有時還會很大,使很多家長和考生都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去用這些數(shù)據(jù)。但經(jīng)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證實,它們之間的差值是很穩(wěn)定的,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以作為我們填報志愿的一條很優(yōu)良的指標。
每個位次對應一個分數(shù),每個分數(shù)對應一個線差,所以位次和線差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是不能被割裂開來的,任何只強調(diào)一點而否認另一點的論調(diào)都是片面的。
考生的線差是考生選院校的資本,院校的線差相當于院校當年的“價格”,線差均值就相當于院校近幾年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了院校的實力及在人們心目中的認知度。線差是一個相對分,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其波動不會太大,恒定性很強?忌木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值得家長和考生志愿填報決策時參考。而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發(fā)現(xiàn),歷年院校錄取的對應排名波動較大,特別是在成績中等或以下的考生錄取中,動輒上千名,少則幾百名。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shù)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另外,平行志愿和部分省市考后知分填報的實行對高校生源扁平化形成的疊加影響,提高了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在篩選學校時的參考價值。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
相關鏈接:
2015高考實用信息 | 2015高考試題及答案 | 2015高考作文題目 | 2015高考作文點評 | 2015高考分數(shù)線預測 | 2015高考成績查詢 | 2015高考志愿填報 | 2015高考分數(shù)線 | 2015高考錄取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