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家長必讀 > 漫談高一學生心理特點及家庭教育方式

漫談高一學生心理特點及家庭教育方式

2011-10-08 17:32:32新浪博客

  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fā)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fā)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nèi)隱,即內(nèi)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xiàn)卻并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了解。親子關系是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的人際關系,也可說是一切人際關系的基礎。一個人如果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溝通(善于理解別人也善于讓別人理解自己),他與其他人的關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我們在上周通過調(diào)查,了解我市高中生與父母溝通的現(xiàn)狀,為進一步改善親子溝通提供指導依據(jù)。

  一、我們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調(diào)查

  調(diào)查對象是高一年級的班級同學,調(diào)查問題是”你記得你父母最近的一次擁抱你是在什么時候”,大多數(shù)同學都反應為父母的最近一次擁抱是在小時候或者在幼兒園里的時候,一部分同學反應為是在初中時候,反應在高中時候的為7名同學,且每個班級平均起來為7名左右,還有少數(shù)同學反應不記得了.通過這樣的小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現(xiàn)實的資料,一方面現(xiàn)在的親子溝通比我們想像的要好一些,在這平均的7名同學當中還有3名同學反應為就在上周他們的父母還曾擁抱過他們,一方面還存在著不記得等反映為不良的溝通情況,也就是說在現(xiàn)在的高一學生家庭的親子溝通方面,存在著兩極分化的可能,一方面父母能夠與子女達到良好的溝通,另一方面則會時常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子女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值得家長和學校重視。

  二、結果與分析

  在我們的調(diào)查中,60%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與父母的溝通狀況良好,30%左右的學生表示一般,只有10%的學生認為不是很好。這說明高中生與父母的溝通狀況總體上還是比較好的。

  下面就親子溝通中存在的幾個小問題作一些分析。

  第一,當有了煩惱或不開心的事時,60%的學生選擇向好朋友傾訴,寫日記是第二個傾訴對象,只有10%的學生會向父母傾訴。15%-20%的學生表示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無所不談;大多數(shù)學生都表示會看情況而定,偶爾會向父母敞開心扉交流。高中生的自主意識已經(jīng)成熟,有成人感,要求從父母的保護下獨立出來。他們更重視伙伴關系,最看重朋友和集體對自己的評價,而非父母的意見。所以,他們更愿意向朋友敞開心扉,而對家長會有“閉鎖”傾向。還存在著極少的一部分同學,當他們有了煩惱時,既不向父母教師傾訴,也不會向同伴傾訴,這樣的同學值得家長和學校積極的關注。

  第二,當父母錯怪了自己時,40%的學生會感到生氣,并與父母爭辯、頂撞;20%的學生表示自己會向父母解釋說明。高中生的情感具有沖動性,思維比較片面、偏激,而他們的自尊心又特別強,受到委屈容易與父母發(fā)生對抗。這也是他們叛逆心理的一個表現(xiàn)。高中階段也是自尊與自卑共存的一個時候。

  中學生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容易出現(xiàn)意見分歧,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在許多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青春期,青少年一方面要尋求個體的獨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自己與父母沒有多少溝通話題,這其實是一種冷戰(zhàn),父母與孩子之間少有共同語言,很難交流,表面看起來平靜,而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焦慮。三是彼此沒時間交流。這實際上反映了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緊張,生活對父母的壓力和學習對孩子的壓力。

  第三,對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是嘮嘮叨叨,其次是對自己過多管束,還有20%的學生不能容忍父母明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肯認錯。有70%的學生通常能夠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但是,對于父母能否理解、尊重自己,有10%的學生認為父母很少能做到。雖然高中生的成人意識增強,但許多父母仍然把子女當成小孩子,過多的關心、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是用心良苦,難免讓強烈要求獨立的高中生感到厭煩。有些父母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而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這讓孩子感到不民主、平等,認為自己得不到尊重。父母嘮叨一般總是指責、批評、報怨,有時甚至諷刺挖苦,大多嘮叨沒有明確的目的或要求,見什么說什么,想到哪里說到哪里,讓孩子無所適從,并且感覺父母“水平不高,說都說不清楚”。(結合平湖的特點,有不少家長在工廠里上班,起得早回得晚,少有時間與子女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四,60%的學生認為父母最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其次是飲食起居,然后才是心理方面和日常的感受。由于現(xiàn)代中學生的父母受時代所限,沒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將所有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別是寄托在孩子的學習上,過于緊張孩子的學習,只看結果而不關心過程,過高的期望也是導致父母與孩子間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

  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會尋求較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孩子們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迅速發(fā)展,他們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強烈,而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常常感覺自己在父母面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理解和尊重,致使他們自尊心受挫,容易與父母發(fā)生沖突,希望擺脫父母對自己的管教,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標簽:心理 高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