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新對策:英語分析及新一輪復習建議
2009-08-21 11:03:36新民晚報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英語卷選材注意到信息的時代性,注重選材的多角度和多側面。材料內容基本取材于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書報雜志和真實的演講內容,不僅內容新穎,信息量大,而且語言地道,使考試的過程成為一個學習和獲取信息的過程。
今年的寫作題要求考生寫信申請參加某海外學校舉辦的英語夏令營課程,并就其中一門課程談談自己所感興趣的具體內容,闡明原因,所寫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但對課程具體內容的想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發(fā)揮余地,是近年來第二次以書信的格式作為考查要求。
語法考查部分注重基礎,簡化題干,已經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淡化了語法基礎知識在試題中的地位。試題比一般學校平時的練習題要容易得多,無偏題怪題。詞匯題考查的是學生們在語境中運用詞匯的能力。和去年相比,所考查詞匯都是平時更常用的高頻詞,文章難度不超過高中課文水平,文體是敘事或人物介紹,不是議論文,尤其不是內容深奧的科普文。內容是大家很熟悉的包裝話題,語篇粗讀一遍后即能理解文意,很容易填出大部分空格,再由排除法,由模糊詞義精確詞性的方法,完成剩余的空格。
閱讀理解包括一篇15個空格的完形填空和五篇閱讀材料兩部分。連同語法詞匯部分的SectionB缺字填空在內,這六篇文字材料都截取自國外最新的雜志、報紙,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語言也很地道。學生對于這樣的題目可謂既陌生又熟悉。一些考題與考生生活較接近,這都有效減少了考生在理解上的障礙,有利于對所學語言的實際應用。
近兩年的完形填空不再考查同義詞辨析。有的選項都可與題干中同一個介詞搭配,但意義不同。如第52題選項中每個詞都能與題干中的with連用,61題中的四個選項都可與介詞to搭配而成不同意義。因此也可以說,教師以后不必過分強調詞義區(qū)別。關鍵是句子、段落及全文整體的意思要加強理解而不是孤立地去看某一個詞,那是沒有意義的,這一點以后必須十分重視。
因此,我們給新高三同學的復習建議就是追求有效學習和高效學習。
學習方法有效
拿擴大詞匯來講,就要多讀、多看、多記。注意單詞用法,一詞多義,詞義辨析,動賓搭配,動詞與介詞搭配等。再拿語言素材的積累來講,既要立足課本,又要及時補充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網絡等方面的大量語言材料,以彌補現(xiàn)行教材中的不足。各種適合于中學生閱讀的英文報刊中,上至天文地理、國家大政,下至風土人情、俚語掌故都要有所涉獵。這叫做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旦用上,就能應付自如。
解題方法有效
1.對下發(fā)的考試詞匯手冊不僅要了解掌握每個詞的基本意義,更要注意相關詞性的派生,同義詞、近義詞和形近詞的辨析,基本詞組、短語的組成,固定的動賓結構和動詞介詞的搭配等,并能活用于語言環(huán)境中,使孤立的詞匯串在一起。同時要在報刊中捕捉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鮮活詞語,借以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2.聽力部分要從語言識別、句子理解到語段理解上狠下工夫,獲取聽力材料中的事實信息,理解話語中隱含的意義并能歸納話語的主旨大意。提倡幾個人一起聽,以便討論、比較,其練習效果比單獨一個人聽會好一些。
3.語法和詞匯側重在基本語法項目的訓練,過繁過雜過深的語法選擇題完全可以擱置一邊不理,詞匯訓練要重在詞語搭配和固定結構的使用上,明晰詞義。解題時要善于根據意群分析題干,排除干擾。
4.閱讀理解,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常規(guī)訓練之外,側重在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歸納比較概括能力的提高。文章看得懂題目卻做不對,正是說明只對文章表層意義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這兩年的第五篇新題型更是突出了對這一能力的考查力度。
5.中譯英必須先仔細閱讀中文原句,找出中心詞,分析意群,然后明確提示詞或句型在翻譯句子中的作用,再根據修飾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使譯文通順、流暢,符合英文表達習慣。特別要能貼切地理解中文成語的原意及在句中的含義,這樣翻譯出來的句子才可信、合理。這兒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英文的翻譯水平往往是與一個人的中文基礎極有關系的,盡管這一點對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還不那么明顯,但畢竟是熟能生巧,厚積才能薄發(fā)。
6.書面表達屬材料作文,涉及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及應用文等多種文體的交叉綜合運用。上海卷英語寫作的命題方向是以議論文為主,兼顧應用,因此在平時訓練中應注意全面提高自己的不同文體的寫作水平,為高考打下基礎。寫作前要注意審題,寫作時注意語句通順,意義表達正確,遣詞規(guī)范;A好的同學更要學會使用有一定深度的詞語詞組,注意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化,使文章增色,以提高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