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高三期中考試:答題、心理各有策略
2019-04-24 13:18:34網(wǎng)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wǎng)整理
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是高三的一次階段性考試,F(xiàn)階段的高三教學處于新授課加復習課階段,同學們還處于進入高三的適應期。期中考試的目的重在引導同學們從備考意識,思維狀態(tài),學科知識和能力等方面走進高三。同學們可以利用這次考試盡快熟悉高考,尤其是以前沒有遇到過的題型,為高三的學習做好準備。
針對以上情況,名師建議同學們先熟知高考應試策略,并從期中考試開始,養(yǎng)好良好的答題應試習慣,為爭取好成績做好充分準備。
一、答題策略
1、盡量做到不留“空白”。
有這么一種說法是“空白的試卷怎么都不會得分,沒把握的題目卻有極大可能得分!”也就是說,考生在答卷時對于不會做或沒有把握的題目,也不要空著。
1)客觀題。如沒有把握,要堅持相信第一感覺。經(jīng)驗告訴我們,第一感覺往往是最理想的選擇;蛘哂门懦êY除其中一兩個選項,再從剩余的選項中選出較為正確的選項。
2)主觀題?梢圆捎“分步”、“分點”得分的方法。會多少答多少,千萬別套范文,即使寫上一些相關的公式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分數(shù),以達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絕不失分,不易得分處爭取得分的目的。
2、保持卷面整潔美觀。
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表明,一個人對某人有了一定認識后,會影響到對該人其他方面的認識和評價。
答題時要注意字跡清楚,標點正確,答案布局合理,保證整張試卷卷面的整潔美觀。這除了能得到客觀上的好分數(shù)外,還能得到主觀上的“感情分”。
3、合理分配時間。
高考考場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所以高考既考察答題的準確度,又檢驗答題的速度,要求既快又準確。一份試卷中各題的占分比例不一樣,要學會“量體裁衣,看分花時”。
分值小就少花時,分值大就多花時。
假如一個只有2分的選擇題花去你10分鐘的時間,那肯定是不合理的,這樣勢必減少其他題目的解答時間。在某個題上花了大量時間還沒眉目,就趕快轉(zhuǎn)移兵力,把其他的先攻下來;最后有時間再集中精力主攻大題。
4、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
拿到考卷,先做容易題,后做難題,這不但是經(jīng)驗之談,而且符合心理學原理。
剛進考場時,人的心情都比較緊張,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都還未適應考場上的緊張氣氛,沒有達到最佳狀態(tài)。
待做過幾題后,特別是做了幾道有把握的容易題之后,心情就逐漸穩(wěn)定下來,智力活動也恢復了常態(tài),這時再做難題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題越多,拿到的分數(shù)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強。
二、心理策略
1、正確評價自己,明確考試動機。
考試前對自己的學習務必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切忌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即使是平時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也要考慮是否平時復習的疑難問題都搞懂了,是否還有任何疏漏的地方。這樣才能既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又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點。即使是平時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也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現(xiàn)自身的閃光點,相信自己能超水平發(fā)揮。
過強和過弱的考試動機都不利于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所以既不能把考試目標定得過高,也不要過于自卑,低估了自己的真實水平。目標的實現(xiàn)也就是自己真實能力的體現(xiàn)。
2、自我減輕精神壓力。
面對高三的緊張學習,心情過分緊張和焦慮,精神除于一定的緊張狀態(tài)是正常的,但壓力過大則會影響成績。所以同學們要學會自我減壓。
這種壓力,部分是社會、家長和老師造成的,但內(nèi)因是主要的。這就要求解除自身過重的思想負擔,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要好高騖遠,以免達不到目標而失去信心。
另外要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經(jīng)過認真的復習,已達到一定的知識水平,完全可以從容地面對考試。不去和別人相比,自己肯定有自己的長處,別人也肯定有他們的短處。那些在考試中超水平發(fā)揮的同學,其成功經(jīng)驗一般是無心理負擔,能從容應試。
3、有正確的期望心理。
同學們在考試完后不要過多的糾結(jié)過高或過低的分數(shù),這時一定要對試卷和自己的成績進行及時認真地分析。查漏補缺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針對性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