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十大熱點專題之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進程

十大熱點專題之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進程

2019-01-22 20:05:54三好網

  一、中國古代農業(yè)的發(fā)展

  1.生產工具的進步

  (1)夏商周時期,使用的農具絕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僅有極少量青銅農具。

  (2)春秋時期,鐵農具開始出現(xiàn)。

  (3)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4)曹魏馬鈞創(chuàng)制了先進的灌溉工具翻車,水碓、水磨等廣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創(chuàng)制了灌溉工具筒車,出現(xiàn)了曲轅犁。

  2.興修水利

  (1)原始社會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時期,農田水利有較大發(fā)展。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地區(qū)用桔槔來灌溉農田;春秋時楚相孫叔敖修建芍陂;戰(zhàn)國時秦國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鄭國修建鄭國渠。

  (4)秦朝時興修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

  (5)隋朝時,開通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連成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yè),興修的水利工程僅江南就超過六朝的總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開鑿了會通河和通惠河,將幾大水系貫通起來。

  關鍵提示:

  興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農田灌溉;減輕洪澇災害;解決交通運輸困難。

  3.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及推廣

  (1)商周時期,后來習稱的“五谷”都已種植。

  (2)唐朝時,農作物品種增多。

  (3)明朝時,棉花種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國外引進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蠶桑、茶葉、油料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

  跟蹤思考:明清時高產農作物的引進有何意義?

  4.生產技術提高和經驗積累

  (1)商周時期,人們懂得施用糞肥、草木灰和綠肥等。

  (2)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系統(tǒng)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農牧業(yè)的生產經驗,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3)明朝后期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綜合介紹了我國傳統(tǒng)農學成就,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還介紹了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

  關鍵提示:

  農書是農學理論著作,是對農業(yè)生產技術和經驗的總結。它既屬于農業(yè)的范疇,也屬于科學技術的范疇。

  跟蹤思考:中國古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狀況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二、中國近代農業(yè)的狀況

  1.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的侵入,促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加劇了中國農民的破產。

  2.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和經濟建設,把農業(yè)生產放在第一位,開展互助合作,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農業(yè)生產發(fā)展了。

  3.抗戰(zhàn)時期,日占區(qū)大量土地被日軍使用,并低價收購農產品,使農村糧荒普遍,餓殍滿地。國民政府在農業(yè)上采取“糧食征購”“征借”等手段,加重對農民的剝削,造成農村經濟的衰敗。中共在陜甘寧邊區(qū)開展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等地開荒成績顯著。

  4.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大肆征購軍糧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蕪,人口外流。美國向中國大量傾銷農產品,也嚴重打擊了中國農業(yè)。這時期農業(yè)生產衰退,糧荒嚴重。

  跟蹤思考:中國近代農業(yè)遭到破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

  1.建國初期農業(yè)的恢復

  (1)1950~1952年,我國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延續(xù)數千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和國家工業(yè)化開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導農民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大規(guī)模地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到1952年,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

  跟蹤思考: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業(yè)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

  2.農業(yè)合作化道路

  從1953年起,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農業(yè)互助組、初級農業(yè)合作社到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走向社會主義道路。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yè)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yè)經濟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經濟。

  3.“一五”計劃時的農業(yè)

  1957年,農業(yè)生產任務按計劃完成。因受自然災害影響,糧棉等增產有限。

  4.農村的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上通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認為這是指導農民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提前建成社會主義和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的組織形式。人民公社化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影響了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農業(yè)生產遭到極大破壞,農副產品產量急劇下降。

  關鍵提示:

  人民公社化運動從根本上說是生產關系的變革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不相適應。

  5.“文化大革命”時期

  農業(yè)遭受嚴重破壞,農業(yè)產量長期停滯不前。

  6.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國農村實行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非農產業(yè),廢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舊體制。這就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yè)的發(fā)展。農村改革向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發(fā)展。

  關鍵提示:

  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實質上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堅持把農業(yè)放在首位,農村經濟得到全面振興。糧棉產量穩(wěn)步增加,已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到1987年,產值已超過農業(yè)總產值。這就為農村致富和逐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為促進工業(yè)和整個經濟的改革和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路。

  跟蹤思考: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歷程?

  四、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種國有土地制度。周朝規(guī)定,一切土地屬于國王。周王把土地分賜給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轉讓與買賣,并要向周王交納一定的貢賦。那時耕地溝洫縱橫,如同井字,稱為井田。奴隸主強迫奴隸在井田上集體耕種。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納漢族謀臣建議,在不觸動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時期,沿用北魏以來的均田制。

  跟蹤思考:井田制與均田制在實質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來明朝藩王的土地,歸現(xiàn)在耕種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短斐锂制度》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但它并沒有得到真正實行。

  關鍵提示:

  太平天國的分田方案從本質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點是絕對平均主義。

  5.孫中山的“平均地權”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思想。主張核定全國地價,現(xiàn)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長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6.共產黨的土地革命路線

  1931年春,毛澤東總結土地革命的經驗,制定出一條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即依靠貧農、雇農,聯(lián)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關鍵提示:

  減租減息并沒有改變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8.《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guī)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這次土地改革實行保護富農經濟的政策。通過這次土改,在我國延續(xù)了數千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了。

  跟蹤思考:近代以來,中國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各提出過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國古代農民的賦役負擔

  1.中國古代農民的賦役負擔內容

  (1)以人口為依據的人頭稅和以人丁為依據的丁稅。

  (2)以戶為依據的財產稅,即調。

  (3)以田畝為依據的土地稅(田租)。

  (4)以成年男子為依據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雜稅。

  2.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

  (1)齊國“相地而衰征”和魯國“初稅畝”: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進行改革,實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征收賦稅,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公元前594年,魯國的“初稅畝”,國家法律規(guī)定把公田交給耕者,“履畝而稅”,即是承認了耕者對所耕土地的私有權。

  跟蹤思考:“相地而衰征”和“初稅畝”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編戶制度:兩漢對百姓的管理,實行編戶制度。那些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自耕農及無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稱為編戶齊民。編戶齊民具有獨立的身份,依據資產多少承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兵役,資產多的,要多納稅。編戶齊民對封建國家的義務有田租、算賦或口賦(人口稅)、徭役、兵役等。漢朝的田租較輕,但人口稅和更賦(代役稅)很重。

  關鍵提示

  編戶制度既是一種戶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種賦役制度。

  (3)租庸調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役制度,實行租庸調制。租庸調制規(guī)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繳納定量的絹或布,叫做“調”;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可以繳納絹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齡限制。租庸調制使農民的生產時間較有保證,賦役負擔相對減輕,政府的賦稅收入有了保障。

  (4)兩稅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兩稅法規(guī)定: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戶不分主客,以當時的居住地,編人戶籍;每戶按資產交納戶稅,按畝交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役、雜稅;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兩稅法的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來極端混亂的稅制得到統(tǒng)一,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財政稅收。②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兩稅法規(guī)定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稅,這就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進步。

  跟蹤思考:租庸調制和兩稅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推行。募役法規(guī)定,政府向應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戶,按貧富等級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錢。這就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方田均稅法規(guī)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實每戶占有土地的數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這就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

  (6)一條鞭法:1581年,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折成銀兩,把從前按戶、丁征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對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說明農民對封建國家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促進了貨幣地租的發(fā)展,有利于農業(yè)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關鍵提示

  一條鞭法讓田畝分擔了戶、丁的役銀,并沒有免除丁銀。

  (7)攤丁入畝:1712年,清政府規(guī)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作為征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帝時又推行攤丁入畝的辦法,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tǒng)一的地丁銀。這樣,漢唐以來長期實行的人頭稅廢除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進一步松弛,隱蔽人口的現(xiàn)象也逐漸減少。攤丁入畝對我國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跟蹤思考: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減輕對農民的人身束縛?

  六、當代中國的“三農”問題

  所謂“三農”,是指農業(yè)、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fā)展,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國家富強。

  1.農村問題

  目前突出表現(xiàn)在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經濟發(fā)展問題上。以往的戶籍制度將城鄉(xiāng)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鄉(xiāng)之間經濟發(fā)展、文化水平的較大差異。這種戶籍制度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與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已不適應。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農村富余勞動力。但戶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勞動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導,形成的移民潮會給社會治安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因此,加快城鎮(zhèn)化進程是消除城鄉(xiāng)二元對立、改革戶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措施。

  2.農業(yè)問題

  主要是農業(yè)產業(yè)化的問題,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形態(tài)。目前農業(yè)的購銷體制不暢是農業(yè)不能快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目前出現(xiàn)的糧食供過于求,價格低迷不是一個長期現(xiàn)象,而是一個階段性問題。中國農業(yè)目前基本上屬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guī)模經濟。中國應在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同時,通過加快農業(yè)機械化,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拋棄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以適應“人世”的新形勢。

  3.農民問題

  可以分為素質、減負和增收問題。農民素質問題,主要是指文化素質。提高農民素質是富民強國的重要舉措。農民問題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減負問題,農民負擔重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負擔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夠。因此,減輕農民負擔首先應考慮加大力度進行機構調整。農民收入問題是近幾年來“三農”問題的突出焦點。這幾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突出的原因是農民來自農業(yè)方面的收入增長緩慢,這主要是因為城鎮(zhèn)化進程滯后,城鄉(xiāng)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費群體比重較低。解決這個問題,特別要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和城鎮(zhèn)轉移。

  思維拓展

  拓展1: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兼并問題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買賣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會,由于封建土地占有關系不固定,加之土地買賣盛行,必然導致土地兼并現(xiàn)象的

  出現(xiàn)。

  (2)土地兼并的影響:政治上,直接導致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加劇社會的貧富懸殊,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爆發(fā),使一些王朝走向滅亡。經濟上,對農民來講,造成普遍貧困,使之無力購買手工業(yè)品;對地主來講,封建地租重,使其更樂于買田置地,影響手工業(yè)擴大再生產,阻礙資本主義萌芽。

  (3)封建政府對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與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沖突,兩者的矛盾在于爭奪財源,因而歷代王朝都采取過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稅法等。這些措施雖能暫時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民階級通過起義的方式,進行均田免糧,來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農經濟為什么能夠長期存在與發(fā)展

  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式。

  小農經濟下的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的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的積極性。他們的經營規(guī)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但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為了求得生存,他們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術,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使地力長期保持而不必休耕,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的興衰,關系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歷代明智的封建統(tǒng)治者,都采取重農政策,注意減輕農民的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加強了農民與市場的聯(lián)系。與市場相聯(lián)系的農民家庭手工業(yè),如棉紡、絲織、制茶等也得到發(fā)展。

  拓展3:中國古代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舉措

  (1)漢初休養(yǎng)生息政策,將田租減為十五稅一,景帝時定田租為三十稅一。

[標簽:高考復習 歷史考點]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