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聞 > 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xí):主題四 心靈的堅守(5)

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xí):主題四 心靈的堅守(5)

2014-05-26 17:40:02高考網(wǎng)整合

例文四:守住寧靜


  當(dāng)?shù)厍蛟谀_下不停旋轉(zhuǎn),人們的步伐始終處于加快狀態(tài),步調(diào)的節(jié)奏如鼓點般的密集,我們的生活亦如被擠在狹小的時間縫隙中,茍延殘喘。

  擁擠的馬路、匆忙的行人、加速的世界,這些進(jìn)程加速的事物真的讓人生得意嗎?一味匆匆向前的步伐,只知眼望著終點,是否已讓他們錯過了路邊美麗的風(fēng)景?亦如我們這些,作為人生的旅客,是否已失去了旅行的樂趣,失去了旅行的那份心情?人生的行為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動和靜。人生需動,因為它可以推動生命的前進(jìn);而人生亦需靜,它能為你沉淀下浮躁的心,享受這世間觀賞的樂趣。

  物理上有一種定律說:“兩物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空間”。這種說法在心理方面亦可行。這世界喧囂浮躁,若將心亦留于世界這空間,將與它歸為一類。我們可以身處鬧市,但不能將心也置之于鬧市。有人認(rèn)為世界喧囂,人生亦喧囂。那是因為心的喧囂。有一則禪語故事說的是:慧能大師來到法性寺,看到兩個僧人在寺前迎風(fēng)飄揚(yáng)的旗幡旁爭論不已。一僧說是幡在動,一僧則堅持說是風(fēng)在動;勰苌锨罢f:“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在動。”若心寧靜,便不因這世間種種浮躁,不厭煩于世界種種。因心浮躁,則世間浮躁;因心寧靜,則世間寧靜。浮躁的心總是見那浮躁的物,寧靜的心總是見那寧靜的趣。世間喧囂與否,皆在于心的動、靜。守護(hù)住心中的寧靜,便不覺世間厭煩,人生浮躁。

  其實守住寧靜很自然、很容易。將心沉淀下來,暫緩腳下加速的步伐,漫步于田園間,見那晚風(fēng)悠閑地攜著落葉散步;或目送歸巢的雀鳥迎著晚霞飛翔;亦可靜聽每一朵花兒開放的聲音;亦或聽那歸家的漁船發(fā)出的陣陣嗚鳴。心中沉靜了,心想幸福亦是如此容易。接住一顆自然賜予的果實,細(xì)細(xì)品味那份寧靜,心便豁然開朗,不覺世間喧囂,不厭世間浮躁,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時光如此寧靜,于生活之中便可輕易捕捉到它的美。朱子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心若寧靜,那么在其眼中,世界便也如此恬淡、安逸了吧。心中寧靜,萬物生趣。

  諸葛亮在《誡子書》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唯有靜下心來,摒棄浮躁,于靜中學(xué)習(xí),于靜中反思,方能不斷超越自我、追尋夢想。

  靜之物不在世間,而在本心。本心若靜,則世間靜。故守護(hù)心中之靜,便可守護(hù)世間之靜。

  智康1對1老師點評:緊扣題意,認(rèn)識深刻,立意更高,思想性強(qiáng)。論證嚴(yán)密,說理顯示出強(qiáng)大的邏輯,闡釋充分。在第一部分,描述現(xiàn)象,指出“守住寧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旁征博引,角度新奇,寫出“守住寧靜”的作用;第三部分用抒情性語句指明如何守住寧靜。行文層層遞進(jìn),說理透徹,展現(xiàn)了作者出色的論辯能力。

[標(biāo)簽:高考 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日期查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fèi)領(lǐng)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