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漲速驚人考學難 家長孩子糾結分科
2012-08-31 10:07:38燕趙晚報文章作者:步拓 郭鵬 彭曉菲
“文科考生怎么越來越多?”高招錄完一批,招生老師就感嘆一回。今年高考,河北省考生人數(shù)減少了2.67萬人,而文科考生比例卻越來越高,占43.2%!嚴重超出了30%的合理比例。文科生的增多,也導致今年文史類各批次控制分數(shù)線超過了理工類,其中本一高了8分,本二高了20分,本三高了85分。
高招錄取“文高理低”態(tài)勢已然明顯。那么,文理分班應該是高中三年僅次于高考的一件大事了。開學后,這件事就要擺在學生、家長和老師面前。
數(shù)字:文科生漲速驚人
2012年河北省高考報名總人數(shù)為45.93萬人,而文科考生比例達到43.2%,是恢復高考以來最高的一年;赝2011年,高考報名總人數(shù)為48.5萬人,文科考生比例近42%,而追溯到2001年,河北省文科考生所占比例為29%。十一年時間里,文科考生比例增長了14.2個百分點。據(jù)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分析,如果從招生計劃上來推導,文科生的正常比例應占到整個考生數(shù)的30%左右才算合理。
其實,不光是河北省,今年,上海、廣東、新疆等地也面臨同樣的問題,2012年文科考生的人數(shù)大有追上理科考生人數(shù)的勢頭,而高校招生計劃中理科計劃幾乎是文科計劃的2倍。“報考人數(shù)多了,而國家整個招生計劃變化不大,文科生和理科生招生計劃基本穩(wěn)定,這就導致文科生錄取比例要低于理科生。”從歷年錄取數(shù)據(jù)中看出,在本科階段,理科生的錄取比例比文科生要高出兩倍多,甚至是三倍。2008年本科一批文科與理科的錄取比是1:3。2010年,本科一批理工類錄取率是10.99%,文史類錄取率只有3.17%。2012年河北省文史類控制線更是全線超出理工類,本一572分比理工類高了8分,錄取比例可想而知。
對于有考生和家長期望增加文科計劃、提高錄取比例的想法,業(yè)內人士分析說,這樣做無異于飲鴆止渴,因為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現(xiàn)狀,對文科需求量一直呈平穩(wěn)態(tài)勢。
現(xiàn)狀:因功利而被文科
“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二三十年前,很多高中生面臨高考選科的時候,家長就會說起這句俗語;十年前,文科開始熱起來;到如今,一些高中選擇文科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中學文科生已占“半壁江山”。
一名教高二的老師告訴記者,雖還未分班,但從上學期末的調查結果顯示,想選文科的學生比例高達50%左右。當年自己讀中學的時候,文科班很少,一般一個年級兩個文科班、六個理科班,學文科的大都是對文科真正有興趣的學生,而不是為了取得更好的高考分數(shù)。而現(xiàn)在,好多孩子是因為怕數(shù)理化而投奔文科班。另外,“理轉文相對容易,而文轉理的學生幾乎沒有,這些都使得文科生群體愈發(fā)龐大。”這位老師說。
一位教育專家告訴記者,其實現(xiàn)在很多文科生是屬于“被文科”。有的老師也會勸說理科成績不理想的考生改選文科,因為靠短期的背誦,歷史、政治有可能提高成績,而物理、化學提高分數(shù)的難度則要大得多。每年到文理科分班時,老師都會動員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學藝術,藝考生也以文科為主。這樣做,雖然功利性較強,但在“分數(shù)至上”的考試價值觀面前,這樣對考生考上大學可能又是最“有利”的。
學生:還是文科較簡單
昨日,記者對省會幾所高中的學生和家長進行了隨機采訪。“我物理和化學成績都不好,只能選文科了。”馬上要上高二的王同學說,在這個假期里他已經(jīng)做好了選擇,“政治、歷史還可以靠背誦提高成績,物理化學不懂,就根本沒法跟上課了。”
不過對于文理科成績較為平均的學生而言,就陷入了一種兩難境地。李同學各科成績平平,無偏科現(xiàn)象,“理科里我不喜歡物理,文科中又不喜歡政治,其余幾科成績都比較平均。”李同學說無論選文還是選理,都有一個“攔路虎”,使他左右為難。但是最后他還是選擇了文科,“我總覺得政治只要肯下苦功夫記憶、背誦,還是可以拿分的,但是物理就不一樣,算錯題,一分也得不到。”
對于文理分班這個問題,學藝術的小胡糾結了一年的時間,“我想讀文科,可又覺得男孩子讀文科沒有出息;可讀理我又怕自己跟不上課。”他說,藝術生本來文化底子就薄弱,專業(yè)課學習要占據(jù)很多時間,選擇理科,根本沒有時間看書做題練習,一旦課程落下,很難追上,“我覺得文學與藝術天生就有一種淵源,學好文科不僅可以高考多拿分,融會貫通的文學知識也可以提升氣質、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小胡說,他最終也想選文科。
家長:失眠好幾個晚上
文理分科不僅學生糾結,家長也犯愁。凌女士為此已經(jīng)好幾個晚上失眠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她始終為自己孩子分科的問題糾結著、苦惱著、掙扎著。
凌女士說,為了孩子分科的事情,她不止一次和親戚朋友商議,結果答案是五花八門,弄得她莫衷一是。“我的一個親戚告訴我,她孩子上高一時,各門功課很平均,征求孩子意見后,讀了文科,后來高考時才發(fā)現(xiàn),文科的專業(yè)很少,孩子是一本的分數(shù)卻讀了個二本的學校,這讓她對當初的選擇非常后悔。”凌女士說,但也有朋友告訴她,有的孩子學了理科,大學畢業(yè)后一樣不好找工作,到現(xiàn)在還在家里啃老,“這學文學理都有不利的情況,讓我實在是沒了主意。”
對于學文學理,學生家長邱先生談了自己侄子當年的經(jīng)驗,“他讀高一的時候,文理學得都不錯,高二分班的時候,他選了理科班,但后來到高二下學期,理化題難度增加了,幾次測驗考試不理想,于是轉班去了文科,最后考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邱先生說,有了這個經(jīng)驗做借鑒,他贊成孩子選文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