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 魯迅的花樣年華 1493字
2010-07-22 19:22:31E度高考網(wǎng)整合文章作者:——
文學欣賞:魯迅的花樣年華
陳丹青在題為《笑談魯迅先生》的演講中說道:“全中國專門研究魯迅、吃魯迅飯的專家,據(jù)說仍有兩萬人。所以要想比較認真地談論魯迅,先得穿越兩萬多專家的幾萬萬文字,這段文字路線實在太長了,每次我讀到這類文章,總是弄得很茫然,好像走丟了一樣。”《時為公務員的魯迅》讓魯迅走下了神壇。作者把研究者集體緘默的經(jīng)歷依據(jù)《魯迅日記》梳理得清清楚楚。魯迅為何做了公務員?他有哪些政績?他對細至魯迅在此期間的居所衣食等都做了詳盡的描寫。如果陳丹青看了,想必不會感覺迷惘了。
32歲至46歲是人一生中的一段花樣年華,也是人生中的“自覺時代”,魯迅在政府部門度過了這寶貴的14年。然而,汗牛充棟的魯迅研究著述竟用極少的篇幅述及魯迅做公務員的這段經(jīng)歷,原因之一是,“魯迅研究者似乎覺得,魯迅在政府部門的工作不僅毫無意義可言,而且還有損于這位文化偉人的光輝。”他們要塑造的是一個橫空出世的“文學家”,我們身邊最常出現(xiàn)的就是這種脫離常識的荒謬思想和行為。作者非?粗佤斞傅14年公務員生涯:“沒有沉淪官場的自我省察,沒有憔悴京華的人生洞悉,更重要的是,如若沒有絕望心情下的魏晉感受,沒有勃興于北京的新文化思潮的托舉,沒有亦官亦教的雙棲經(jīng)歷,就不會有狂人的一聲凄厲,又何來《彷徨》的復雜心態(tài),在心靈的廢園里將難見瘋長的《野草》,更不要提《中國小說史略》。尤其不堪設想的是,文學熱情一旦退潮,透支的沙灘上會留下些什么,就怕是什么也不能生長,什么也不可建造。”對一個智者來說,沒有一種閱歷是毫無意義或無價值的,哪怕他身處其中的身份是多么卑微,內(nèi)心多么痛苦。對他來說,苦難的生活、無聊的生活、寂寞的生活和幸福的生活一樣,都是值得一過的,他借此觸摸到了生活的質地。
生命深處的東西只能通過具體的生活,即憑借身體和熱血乃至細胞,憑借熱情和恐怖、希望和絕望而得到。所以,研究者對這段經(jīng)歷的回避反而架空了魯迅,使后人難以觸摸到一個活生生的魯迅。
《時為公務員的魯迅》通過大量的細節(jié)重現(xiàn)了作為“官人”魯迅的具體生活。他曾像一切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那樣,懷著激越的心情加入公務員隊伍,不久就感到“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但為了大家庭龐大的開支,他又不得不忍受,有時還不得不違心與上司周旋、應酬,參與祭孔等儀式。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太重了,魯迅不敢輕易放棄這個“器質性不合”的崗位。這一待就是14年,而且其間他的職位沒有任何升遷。沉淪下僚的失落、政界爭斗的無聊、婚姻生活的不幸、兄弟失和的無奈,這些都讓魯迅嘗夠了生活的苦澀和寂寥。這位在“豆腐西施”眼中的“道臺”在《故鄉(xiāng)》中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不愿)
如我的辛苦輾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是啊,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呢?沉淪下僚雖有所不甘,而且憑魯迅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憑他對人情世事的洞察,只要他略耍手腕,升遷根本不成問題,但他不愿”辛苦恣睢而生活“,最終毅然決然地走出教育部,顯出了他真男人的本色。
此時,創(chuàng)作是他惟一的慰藉。借劉小楓的話說:“當人們感覺自己的生命若有若無時,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破碎不堪時,當我們的生活想象遭到挫傷時,敘事讓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覺,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空間,甚至重新拾回新生活中無法抹去的自我。”是的,這段經(jīng)歷造就了一個勇于承負生活重擔又不被生活壓垮的非常男人,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在時間和存在的真相里去發(fā)現(xiàn)人的處境的偉大作家。
這是一段沒有必要回避的經(jīng)歷,這也是解讀魯迅的一條必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