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模塊Ⅰ 生物技術與實踐
來源:天天高中學習網 2009-09-10 17:10:33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實驗條件及必要的參考資料等,引導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設計和進行實驗,參加和輔導學生的討論。
1.酵的應用
酵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
簡述加酶洗衣粉去除衣服污漬的原理
研究并試驗將有油漬、汗?jié)n、血漬的衣物洗凈的辦法
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
制備和應用固相酵
簡述固相酶的概念
說出酶固定化的方法
嘗試用包埋法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
探討固定化酶的應用價值
2.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發(fā)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簡述發(fā)酵的原理
闡明酒酵母的代謝特點
嘗試利用簡單的裝置制作果汁酒和醋
簡述腐乳制作的原理
嘗試制作腐乳,并分析影響腐乳品質的條件
3.生物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簡述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的基本原理
知道乳糖脫氫酶并分離其同工酶的特點
嘗試蛋白質的提取和電泳分離
選修-模塊Ⅲ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認識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關注我國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中應用的現狀和發(fā)展,提高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理解現代生物科學技術及有關概念;組織學生開展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領域的調查研究活動,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嘗試作出決策的能力;形成正確科學技術價值觀。為學生的學習方向和職業(yè)選擇提供一定的幫助。
4.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誕生
說出基因工程的概念
簡述基因工程誕生歷程
認同基因工程的誕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理論突破和技術創(chuàng)新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分析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論基礎
說出DNA重組技術所需的三種基因工具的作用
簡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個步驟
說出目的基因的獲得、運載體的構建、目的基因的導入與檢測等常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的應用B
舉例說出基因工程在農業(yè)、醫(yī)療、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及其發(fā)展前景
關注基因工程的發(fā)展,認同基因工程的應用促進生產力的提高
蛋白質工程
舉例說出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
簡述蛋白質工程的原理
通過討論、進展追蹤等活動,提高收集資料、處理資料、撰寫專題綜述報告的能力。
5.克隆技術
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B
說出細胞全能性的含義及其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的應用
嘗試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體驗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簡述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列舉植物細胞工程的實際應用
動物的細胞培養(yǎng)與體細胞克隆
簡述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條件及其應用
簡述克隆動物的概念和原理
簡述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和體細胞克隆及其應用前景,關注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性問題
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
簡述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和過程
概述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及其應用
認同細胞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fā)之間的關系
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fā)展和應用前景
6.胚胎工程
動物胚胎發(fā)育的基本過程
說出受精作用的概念
簡述動物早期胚胎發(fā)育的基本過程
胚胎工程的理論基礎
簡述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
說出獲取動物胚胎的一般方法
簡述動物早期胚胎培養(yǎng)常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說出胚胎移植技術的概念及其應用
認同理論和技術的發(fā)展對胚胎工程的影響
胚胎干細胞的移植
舉例說出胚胎干細胞的移植在基礎生物學研究、醫(yī)療、畜牧業(yè)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及其發(fā)展前景
關注胚胎干細胞的研究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影響
胚胎工程的應用B
舉例說出胚胎工程在畜牧業(yè)、醫(yī)學實踐等領域的應用
認同胚胎工程的發(fā)展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收集胚胎工程研究和發(fā)展方面的資料,提高自己對信息的收集處理以及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7.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轉基因生物的安全問題
收集我國轉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監(jiān)控和預防措施等方面的資料
舉例說出轉基因生物技術成果的實例
簡述轉基因生物與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環(huán)境安全等方面的觀點
參與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討論和交流
嘗試調查當地市場的轉基因食物,或農村栽培或飼養(yǎng)的轉基因生物
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
說出能充當生物武器的病原體
舉例說出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危害
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舉例說出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
選擇合適的角度,參與生物技術倫理問題的討論
說出我國和國外關于生物技術使用的規(guī)定、立場或態(tài)度
8.生態(tài)工程
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
說出生態(tài)工程與傳統(tǒng)工程的差異
簡述生態(tài)工程的主要原理,如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xié)調與平衡原理等
利用生態(tài)工程原理,分析、解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出現的現象
生態(tài)工程的實例
收集當地或國內生態(tài)工程的實例
就某一生態(tài)工程實例,說出建立生態(tài)工程的原因、建立生態(tài)工程的流程和產生的效益
討論生態(tài)工程發(fā)展的前景
調查當地某一生態(tài)工程的實施情況
實驗考查內容
對實驗內容考查的要求依次為a、b、c三個等級,具體含義如下:
a:能理解相關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
b:初步具備驗證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c:具備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學問題、恰當評價和完善實驗方案的能力。
1.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2.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3.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4.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5.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B
6.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C
7.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9.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B
10.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11.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12.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13.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C
14.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B
15.探究酶在洗滌方面的作用
16.酵母細胞的固定化技術B
17.腐乳的制作
18.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9.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20.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一、命題指導思想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生物科(江蘇卷)的命題將遵循有利于高校擇優(yōu)選拔新生,有利于中學全國實施素質教育和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推進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的原則,從江蘇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高考的積極導向作用,力求做好以下幾方面:
1.體現生物教學特點,考查考生對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及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學基本素養(yǎng)和實驗能力;關注考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2.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整體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科學探究能力、科學過程與方法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考查。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產與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體現江蘇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現狀。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考試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和《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生物科)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參照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中所規(guī)定的內容與要求。
對知識內容考查的要求依次為A、B、C三個等級,具體含義如下:
A:了解所列知識點,并能在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識別和使用它們。
B:理解所列知識點及其與其他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能在一定的情境中運用它們并作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C:在理解所列知識的基礎上,能在較復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