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香港高校報考全流程詳解
2009-02-17 09:10:54高校招生雜志文章作者:
在2009年的高考還沒拉開序幕的時候,香港的一些高校就已經向內地優(yōu)秀的學生拋出了橄欖枝。在香港念書有著視野較廣闊、教學理念較先進的優(yōu)勢,而且港校對特別優(yōu)秀的考生還提供豐厚的獎學金,這些著實打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的心。那么,現在起,你又該做哪些準備?
A 招生形式須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內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內地自費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樹仁大學、珠海學院。港校在內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兩種形式:
1.考生參加高考,在提前批錄取,不需要參加面試。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列入提前批錄取,且面向25個省(區(qū)市)招生。
因為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隨高考志愿填報,所以兩校將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擇優(yōu)而錄?忌豁毎唇y(tǒng)招選填高校志愿一般程序報考,不須另行向學校報名,更不須參加面試?忌谔顖髢尚5耐瑫r,亦可填報其他本科一批的內地重點高校。若考生未被兩校錄取,則不影響本一批的錄取。
2.考生參加高考,學校參考高考成績,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且獨立招生。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等院校實行這樣的招生形式。
以香港大學為例,程序如下——
2009年,香港大學在25個省(區(qū)市)招生,計劃預計招生名額為250至300個(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yōu)錄。。申請的辦法是:用網上申請系統(tǒng)或以書面方式遞交申請表格。其中,書面申請截止日期為2009年4月30日。網上申請截止日期為2009年6月15日?忌枰钌暾埍砀瘢氁杂⑽奶顚懀,交納申請費(港幣450元,逾期報名申請費為港幣550元),高考成績(于高考發(fā)榜后立即將其成績以傳真方式或網上填報通知本校)。面試安排及申請結果將在2009年6月中旬于中國事務處(http://www.hku.hk/mainland)公布。2009年6月底至7月初,也就是高考后,學校在一些城市安排面試,7月初至中旬宣布錄取名單。
B報考細節(jié)看過來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招生,各校在具體細節(jié)上大有不同,尤其是第二種形式的獨立招生。大致上可以歸納一下幾點:
1. 高考成績與英語成績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要求,考生高考成績應達所屬。▍^(qū)市)一本線,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英語成績須達120分或以上(以150分為滿分計算)。其中,香港中文大學獎學金基礎班則須達130分或以上。據了解,2008年,被香港城市大學錄取的學生英語成績平均分達133分。
香港理工大學則要求,在學術方面,申請人的高考成績必須達到所屬。▍^(qū)市)一本線或以上,及英文科取得良好成績,方會獲考慮其入學申請。申請人如在其他學術領域有出色的表現(例如: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獲一等獎),理大亦會在甄選時作適當加分。
香港浸會大學提出,考生的高考成績必須達到其所屬省(區(qū)市)一本線或以上才有資格參加面試。考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最少取得110分,獲獎學金的同學則須達到120分或以上。
當然,也有港校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績達到二本線或以上的,如香港樹仁大學。
2.面試
除了列入提前批錄取的高校外,大多數港校都會組織面試,而且面試安排在高考后。對于很多港校來說,高考成績雖然是很重要的標準,但最終決定錄取的,還是考生的綜合表現。其中,面試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有學校表示,不參加國內的統(tǒng)招,是因為學校不想放棄面試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學校需要的是除了能考高分外,還有表達、應變、統(tǒng)籌等各方面能力的學生,這就需要通過面試這個環(huán)節(jié)來考查學生。
不同于內地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港校面試主要以英語交談為主,部分面試教授或輔以普通話與考生交談。面試題的內容可謂五花八門,有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話題,如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的利與弊?對香港電影事業(yè)和唱片事業(yè)的看法?也有一些敏感的話題,如你怎么看待婚前同居問題?如果你是一名家長,你18歲的孩子要與人婚前同居,你會對他說什么?
面試主要考查學生能不能準確理解題目,回答問題是否有邏輯性。有的考生英語表達不是很流利,但是觀點新穎,言之有物,也可能被錄取。注意,英語面試不是考查英語對話,英語只是老師觀察你的邏輯思維、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一座橋梁而已。另外,考官也會考查考生談吐中表現出的風度,考查考生是否在展現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
針對面試,考生不妨提前做一些準備,如準備一段漂亮的自我介紹;熟悉學校的資料,深入了解報讀專業(yè)的各方面數據和消息;思考自己報讀專業(yè)的原因;上網搜索學校歷屆面試的題目。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也要了解最近比較熱門的時事話題。面試的時候說話聲音切忌太小,要確保面試官能清楚聽見。即使遇到沒有準備過的或者比較復雜的題目,也不要慌張,即使心里緊張也要面帶笑容,表現出自信的一面,從容作答。
3.入校第一年
一種是第一年通識教育。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以至亞洲惟一采用書院制的高等學府。學生入校分配到四所書院其中之一,由書院提供通識教育、學生宿舍、文娛康樂設施、輔導服務等。學生入校第一年不細分專業(yè),而是分設文、理、工、商四個學科門類。學生于入學時在其所屬基礎班下的相關學院中選定擬作主修的專業(yè)。除個別有名額限制,學生須按第一年成績經遴選后始能入讀的專業(yè)外,學生于第一學年開始修習所選擇專業(yè)的基礎科目,以及其他通識、語文等課程。
雖然香港城市大學不是采用書院制,但有些做法跟香港中文大學頗為相似。該校鑒于中港兩地學制有異(香港的本科學士學位課程一般為三/四年制),所有內地高中畢業(yè)生獲錄取入學后,必須先修讀為期一年的大學本科基礎年課程;A年課程不分專業(yè),學生在基礎年課程第二個學期,按所屬學院轄下學系及專業(yè)(課程)的要求和學生意向選擇課程。第一年的本科基礎年課程,是專門為內地高中畢業(yè)同學所開辦的。順利完成本科基礎年課程的同學,可在第二年升讀本科學士學位課程一年級,跟其他本地及海外同學一起上課。
另一種是第一年委培教育。如香港大學安排所有新生在內地高校學習一年,相當于在內地高校委培。港大會按照考生的戶籍或學籍所在地安排委培學校,委培院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及廈門大學。學生在委培學校將修讀與港大錄取專業(yè)相同或相近的專業(yè)。
之所以港大安排內地學生先在內地委托培養(yǎng)一年,一是考慮優(yōu)勢互補。學校認為,內地學生在內地高等院校的學習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讓學生掌握內地的最新動態(tài),在來港后結合香港的本地文化,建立港大內地生獨特的優(yōu)越性;二是適應過渡。內地學生面對從高中到大學以及從內地到香港的雙重轉折,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需要適應,而一年的委托培養(yǎng),正是要讓學生培養(yǎng)一個獨立自強的人格,并在和同學的實際交往中建立友誼,互助互愛,為來港做好準備;三是銜接學制差異。從實際的學制來說,香港的七年中學、三年大學的學制與內地不同,為了銜接兩地學制上的差異,一年的委托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
4.獎學金及學費
豐厚的獎學金是港校吸引內地考生報考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香港中文大學為例,該校將向每名在學的“獎學金基礎班”學生頒發(fā)相等于攻讀四年本科課程的學費,以及每年4萬5港元的住宿及生活資助。值得注意的是,“獎學金基礎班”只錄取以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院校志愿,并以“獎學金基礎班”為第一專業(yè)志愿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特別”標準,即(以750分為標準高考滿分計算,理工類及綜合類考生須達630分或以上,文史類考生須達600分或以上)。
報考港校,一個很重要的準備就是學費了。據了解,關于內地本科生的學費,香港特區(qū)政府有關規(guī)定是最低6萬元每學年。而培養(yǎng)一名本科生的平均成本約為20萬港幣,有的專業(yè)比如醫(yī)學,甚至達到100萬元港幣。舉兩個例子,香港中文大學提出,該校非本地生的學費為每年8萬港元,住宿費約8000港元,其他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3萬5港元;香港大學提出,內地大學委培學習的費用為3萬元人民幣(住宿費及其他雜費另算),非本地生的學費為每年10萬元港幣,住宿費和生活費另計(約每年5萬元港幣)。
曾有報道,2006年,湖北省考生金某拿到了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由于沒有獎學金,盡管親友愿意力挺她讀港大,但為了不讓全家人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金某最終放棄入港求學,轉而進了浙江大學。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港校都設有多種獎學金,但是能拿到全額獎學金的畢竟是很小一部分的考生,絕大多數考生需要自費。自費生入讀后雖然可申請各類獎助學金,但競爭非常大,金額由每項數百港元至數萬港元不等,不宜在此方面有過大期望,應確保有足夠資金應付4年學費及生活開支,以免影響學業(yè)。哪怕是拿到獎學金的學生,經濟上也要有所準備。萬一學業(yè)上達不到良好的要求,獎學金就有可能停發(fā),壓力也不小。
所以,考生在報考前,也要算一算是否可以負擔赴港學習的費用,校方也不鼓勵借貸來讀書。那么,家庭經濟支付能力不強的學生特別需要謹慎報考。
C三“思”而后報
什么樣的考生適合報考港校?很多人往往覺得只要學業(yè)成績名列前茅、家庭經濟條件好,就可放心大膽地報考港校,其實不然。
1.考生應有“才”,要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不可否認,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內地優(yōu)秀學生選擇到香港上大學。但是畢竟這些學生在內地生活學習了18年,對香港的了解只是皮毛,在到香港的求學準備中,家長和學生的注意力也往往集中在選學校、選專業(yè),帶什么衣服帶什么零食等方面,而忽視了必要的心理準備(比如做好自立、獨立、思鄉(xiāng)的心理準備,鍛煉與他人相處、交流溝通的能力等)。媒體上我們也常?吹竭@樣的報道,某學生畢業(yè)于北京著名的高中,成績優(yōu)秀,在大家艷羨的目光中奔赴香港上大學,但短短3個多月,他因為吃不慣、睡不慣、學不慣,最終選擇退學;某上海籍大三學生,因連續(xù)三次成績得C-,被學校勒令退學(該校學生課業(yè)成績分為A、B、C、D四個大等級,D為不及格,而C-則在D的邊緣,如果學生頭次考C-,老師會提醒學生引起重視,連續(xù)考C-,校方會以學生不適應正常教學進度為由,勒令學生退學);有些內地新生從不參加任何社團和院系活動,也拒絕與本地生交往,上完課就回寢室玩電腦,因為只在熟悉的內地生圈子內打轉,一學期結束,粵語、英語絲毫沒長進,而有的學生因為學科成績頻亮紅燈,終遭退學……
總的說來,適應能力包括:一是學業(yè)能力較強,也就是學習能力較強,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二是有自己管理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的學業(yè)安排、生活安排等等;三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要較強,有充分的自信,有勇于進取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善于與人交流相互探討問題的能力;四是英語能力要強。一般說來,內地的學生到香港讀大學,學業(yè)水平知識水準不是大的問題,在開始的半年,主要是要過語言關、環(huán)境關、自我管理關。
2.專業(yè)選擇要綜合考量。眾人皆知,香港的商科有巨大的優(yōu)勢,所以很多內地學生在報考港校時都只瞄準商科。其實,除商科外,香港高校還有很多水平一流且就業(yè)前景好的專業(yè)。比如理大的護理、港大的醫(yī)學、中大的歷史……所以考生應注意綜合考量,切勿把眼光只局限在商科上。
3.考慮畢業(yè)后的未來。先說說在港校攻讀期間做兼職工作。以往,沒有獲得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批準的非本地學生是不可以在港兼職工作的。但從2008年開始,全日制的非本地學生只要在港就讀時間不少于1學年,便可在院校的安排下,從事與學科有關的實習工作;就學期間還可在校內兼職打工,但每星期不超過20小時;假期打工時間不受限制。不過,校方并不鼓勵學生花太多時間進行與學業(yè)無關的工作,特別是一年級的內地學生,他們需要較多時間適應新環(huán)境和新生活。
說到就業(yè),內地生畢業(yè)后,可以選擇留港、遠赴海外或回內地修讀研究生課程或工作。這里有一些統(tǒng)計數據,僅供參考:
2008年度香港中文大學內地畢業(yè)生的出路情況是:在香港就業(yè)45%;在內地就業(yè)2%;在香港進修39%;往海外進修14%。近年來香港大學內地畢業(yè)生的出路情況是:在香港就業(yè)45%;在內地就業(yè)4%;在香港進修21%;往海外進修25%,在海外就業(yè)5%。
很多家長抱有一種想法,以為到香港讀書,“以后在內地國際公司、香港甚至國外更容易找工作”。這是一個誤區(qū),對于校方來說,招收內地生是為了培養(yǎng)將來到世界最好的學校深造的更高級生源,直接效果是提高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教學水平。另一個客觀情況是,香港的人才需求量大,但競爭也很激烈,內地生畢業(yè)后并沒有絕對的就業(yè)優(yōu)勢。
另外,不少內地高校出臺了新規(guī)定,港校錄取的考生一旦確認,內地不再錄取,所以考生報考時一定要慎重。
。ū疚慕馗鍟r,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公布了2009年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及部分招生政策,本文涉及其他港校的招生政策均參照2008年招生的相關內容。)
內地學生港校就讀感受
體驗不同的文化
我選擇到香港第一個原因是中文大學是一所蜚聲海外的著名學府,而來到香港以后我更加覺得中大學術一流,設施一流,而校園也超級漂亮。面對同樣優(yōu)秀的內地大學,選擇來港是因為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我想體驗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
雖然來之前已經預見到了有差異,但是之后還是被巨大的差異震驚了。這里無論是同學,還是工友,或者教授,都非常友好;言論很自由;很多課程都要求幾個同學組成小組做project,鍛煉團隊精神;香港同學很有創(chuàng)意,和他們一起做事情學到了很多;大家會自覺地排隊,不會插隊;同學們做事情很有效率,但玩的時候也玩得很瘋狂。
我很喜歡中大,覺得它很不錯。不過來的時候會有一點點不適應,因為這里是講廣東話的,不過不用擔心,中大第一學期會有廣東話課上,之后就完全沒什么問題了。我個人覺得廣東話是一門很有趣的語言,呵呵。(朱泓瑾,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學專業(yè))
去老師家做客
來到香港科大不久,便發(fā)現它就是我夢想中的大學。與內地的大學不同,這里沒有“班集體”,也沒有“班主任”。一同上課的同學可能來自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級。從第一年開始,我們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導師,這些老師都是海外留學歸來。他們不只在大方向上給予指導,細節(jié)方面也有建議。令人興奮的是,他們還會不時邀請我們去家里做客。
同房的香港室友更是對我們無微不至,不僅教我們日常的廣東話,更主動配合我們不同的生活習慣。
聽說讀寫都在英語環(huán)境中進行,我們的英語使用能力很快就有了提高。一個月不到,在課堂和平時的學習中便有了自如的感覺。
在科大這個自由而有活力的氛圍中,每個人都受到重視,這種被認可的感覺讓我能更自信地漫步在自己不循慣例而選擇的這條路上。(陳世琦,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數學系)
獨特的hall文化
來到港大之前的委培讓我體驗到內地頂尖高校的生活,認識了很多學習非常優(yōu)秀的同學,在清華大學度過從高中到大學轉變的第一年使我對大學生活有了很多的感觸。而來到港大,體驗到另外一種校園氛圍,在比較中我明白了究竟應該如何度過大學的時光。港大有獨特的社堂(hall)文化,我們的warden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在hall 最重要的是你要去交朋友。而通過最開始的迎新營(o-camp),到50個以上的“串門 (room visit) ”,再到高桌晚宴,還有各種樓層活動,社堂的確形成了極好的氛圍。通過與不同專業(yè)、國籍、年齡的人交流,我又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和發(fā)現,很喜歡hall文化!港大很出名的就是活動多,每天早上打開郵箱都有一大堆關于各種活動、講座的介紹和邀請,其中不少活動都提供去外地參觀或者到政府、著名公司考察的機會,還有些活動比如環(huán)保,天文觀測或者社會服務,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社會和自然。我相信在港大,我會度過很充實和愉快的大學生活。(郭城,現就讀香港大學精算學專業(yè))